東營區綠化項目覆蓋城鄉 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標準高
    更新時間:2018/11/6 閱讀:1934 次 
       “通過挖掘東營地域特色,將濕地文化,黃河文化等元素融入到景觀設計當中,力求將耿井公園打造成一處集收集雨水、涵養水源、生態環境保護為一體的生態濕地公園。”10月28日,在總投資1.49億元的耿井公園項目施工現場,東營區園林局綠化所所長介紹。今年以來,東營區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,加快推進園林綠化項目建設,全面提升城市綠化品質,改善人居環境,營造優美、整潔、宜居的城市環境,提升居民生活品質。

      東營區突出生態宜居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,不斷為城鄉添水增綠,提升“顏值”。今年,該區共承擔了11個園林綠化PPP項目的建設任務,總投資達15.11億元,重點實施35條道路綠化、63條道路林蔭路建設,新建耿井公園、測井公園等16個公園游園,改造提升文化公園、陶然公園等6個公園游園,項目建設改造總面積達369萬平方米,新增綠地面積達296萬平方米,新增公園游園面積達50萬平方米,并新建綠道77公里、新增林蔭路121公里。同時,東營區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,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。他們按照“河長制”要求,對轄區河流進行深度排查和治理,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,建立了專門巡河隊伍,確保實現全天候不間斷巡查,對發現新排污口或污染源,立即整改到位。東營區還在老廣蒲溝、六干排等重點河道中建設人工生態浮島,利用水生生物在自然水環境中的吸收、消化、分解等功能使環境水質得以持續凈化,達到修復和重建水生生態系統的目的。

      實施精細化管理,為美麗城市“添溫度”。東營區力求精細管理到城鄉街道的每一個角落,每一棵苗木。去年,該區新增各類環衛作業車輛及設備103臺,其中,市政環衛作業車輛55臺。目前,東營區清掃、灑水、護欄清洗、霧炮抑塵等機械化作業車輛數量已達102輛。東營區推行了一系列精細化管理措施,制訂了《道路機械作業精細化管理方案》,增配了人行道、非機動車道專用沖刷設備,進一步提高了作業質量。按照“機械作業為主,人工撿拾為輔”的保潔作業模式,東營區嚴格做好道路環境衛生保潔和環衛基礎設施管護工作,積極為市民創造一個干凈、整潔的城市衛生環境。同時,東營區積極實施西城南部城鄉水環境治理工程,完成了536個小區、單位的雨污分流改造;實施了西城管道天然氣全覆蓋工程;完成了97個老舊小區的集中供暖改造,實現了西城供暖全覆蓋。東營區還探索建立城市綜合管理“路長制”工作方式,轄區南二路、濟南路、黃河路等17條城市主干道路“一路一長”實施巡查→上報→處置→督查→通報5步法管理流程,落實責任,包干管理。

      讓“美麗城市”建設的觸角伸向城鄉每一個角落。在鄉村,東營區積極推進農村道路“戶戶通”工程,累計完成農村道路硬化770公里,基本實現了村莊主街巷全部硬化,他們還計劃用三年時間新硬化和升級改造農村道路299.8公里,實現村莊道路戶戶通。東營區還積極實施城鄉道路綠化工程,將其納入城建項目統一部署、施工。今年,東營區積極推進旱廁改造工程,共完成改廁6913戶,已累計完成改廁31612戶,實現了農村旱廁改造全覆蓋。東營區對四鎮及勝園街道153個村居的近3萬戶民居開通了天然氣。該區還解決了轄區分散供養特困人員、低保戶、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“四類人員”的住房問題,累計改造危房2469戶,使用中央和省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565萬元,惠及農民4934人。為徹底改善鄉村人居環境,東營區啟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,累計清理亂搭亂建2278處、路域環境9758處等,農戶庭院清潔34402戶。這個區還把鄉村旅游打造成生產美、生態美、生活美的全域旅游發展主陣地,完善提升鄉村基礎設施,強化宣傳鄉村旅游,帶來了農村發展、農業轉型、農民增收。目前,該區龍居鎮已經榮獲“山東省十大美麗小鎮”“山東省最具魅力村鎮”榮譽稱號。
     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乌拉特前旗| 大荔县| 工布江达县| 化德县| 道孚县| 隆德县| 酒泉市| 平塘县| 宜君县| 淄博市| 秦皇岛市| 易门县| 栾川县| 古浪县| 宁明县| 呼图壁县| 华阴市| 泸溪县| 法库县| 定陶县| 策勒县| 长垣县| 南投市| 繁峙县| 乐平市| 富宁县| 永寿县| 长宁县| 甘肃省| 仁怀市| 潮安县| 青龙| 武威市| 什邡市| 龙口市| 永年县| 蓬溪县| 余江县| 互助| 新密市| 乌什县|